“如今,农民从喝水难到有水喝、从拉水挑水到喝上自来水,我国农村群众生活卫生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明两年要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这一目标应当如何实现?如何保障贫困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在6月27日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和水利部财务司司长杨昕宇出席,就巩固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的成果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解释,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81%
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表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建成1100余万处供水工程,服务9.4亿农村人口,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1%,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今年5月底,又有28.3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1300多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但田学斌同时坦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供水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今年,水利部还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同时集中力量提升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确保今年年底前解决80万以上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明年全面解决。
加大水利扶贫力度,保障贫困户饮用水安全
2019年是实现全面小康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之年。贫困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表示,目前,水利部明确了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评价标准,编制《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从水量、水质、供水保证率、用水方便程度四个方面提出了量化指标,并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卫生健康委发文部署。目前,有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全部明确了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
记者从吹风会上获悉,截至2018年底,全国仍有104.3万贫困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目前,水利部已建立到县到村工作台账,并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以便及时更新、动态调整。
针对新疆、四川、云南、广西等任务较重的省份重点推进,水利部还将制定专项方案,将每一个存在饮水问题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对应至具体工程项目,明确解决措施和时间节点。截至5月底,全国已解决28.3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田学斌表示,下一步,水利部还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今年解决80万以上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明年全面解决。
发挥好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
水利部进行机构改革后,明确提出了“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从2018年9月起至今,水利部加大了暗访核查力度,组织1000多人历时9个月,对全国28个省份的200多个县、3000多个行政村和11000多个用水户的饮用水情况进行了大规模暗访核查。此外,水利部署7大流域管理机构,对全国832个贫困县,建立分片包干联系制度,每月进行技术指导和暗访调研,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陈明忠介绍称,水利部在今年4月份专门开通了农村饮水举报监督电话和电子邮箱。截至目前,省级和地市级举报监督电话已全部开通,县级举报监督电话正在推进中。同时,对媒体曝光、暗访核查、群众举报等各种渠道发现的问题,水利部统一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及时下发“一省一单”,要求各地逐项整改,紧盯落实。
用价格调控水利工程运行
据水利部财务司司长杨昕宇介绍称,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呈现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千人以下供水工程占比99%以上。然而,部分小型供水工程多数位于山区、牧区和偏远地区,供水人口少,水费收入不高,管护机制不完善,加上地方财政困难,导致一些工程低标准运行,可持续性较差。
为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维护,水利部将重点建立合理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这是建立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的关键,是破解工程可持续性差的要害,”杨昕宇强调。下一步,单一制、两部制、阶梯式等水价制度还将陆续出台。通过水费的收缴,增强用水户自觉参与管理的责任监督意识。
针对部分山区、牧区、偏远等地区工程供水成本较高、水价和成本倒挂等突出矛盾,杨昕宇介绍称,今年,水利部会同财政部首次将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纳入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支出范围,“今年安排的14.5亿元中央资金已经全部下达。”同时联合印发了指导意见,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保障工程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