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0个中国环境资源审判案例被收录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数据库中国环境司法裁判板块,并在联合国多边环境协定信息门户的法律与案例栏目作专题摘要介绍及链接。一同刊登的还有2016年、2017年《中国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英文版。这是中国司法案例首次在联合国网站上开辟专门版面且系统持续发布,既显示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的肯定,又彰显了中国法治在全球环境保护方面的卓越贡献。同时,再次证明,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我们肯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可否认,高速推进的现代化改变了人与自然传统的互动方式,与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一样,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严峻挑战。
发展中的问题终究要用发展的手段来解决,法治手段是解决发展中问题的优选手段之一。解决环境问题,以法治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特别要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开启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在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日益显着的作用;司法机关通过环境公益诉讼等多种司法手段,依法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在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犯罪方面作用日益彰显;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保障生态安全战略布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注重生态保护修复,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运用有效法律手段把生产生活规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
大量事实说明,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保护取得了显着成效:制度体系加快形成,能源资源消耗大幅下降,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全社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正向纵深推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特别是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坚持不懈、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好法治的作用,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依法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为全球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贡献更多中国法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