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环保新闻 >
新能源:不是特色 而是标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特色小镇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出现,是2016年7月,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这份不到2000字的文件里,对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环境、文化和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框架性要求,但没有对小镇的能源生产和使用提出任何意见或规划,只是在“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部分指出,特色小镇要符合“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目标。

  而在接下来的实际操作中,特色小镇的建造者却发现,如果继续使用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绿色生态”的要求将无法达到。因此,不少小镇不得不开始调整,并主要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如何建立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二是怎么样打造清洁且可持续的用能方式。

  可见,新能源已经不仅是部分小镇选择的特色产业,而是有望成为绝大多数特色小镇的标配。

  先搞定低配,再考虑高配

  要把新能源作为标配,首先要弄清楚两个概念:高配和低配。

  当下,一些特色小镇的建造者在用能方面的决心很大,甚至直接提出让某一地区“零碳化”。以当下新能源的技术水平,实现零碳并非不可能,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因为新能源发展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地的区位、人口和产业等条件。

  首先看区位。众所周知,化石能源模式是容易复制的,因为它受地理因素影响较小,只要有铁路、公路运输,保证煤炭持续性供应,就能兴建火电厂。但新能源则不然,它受到区位资源的约束性很大。试想,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地热资源,就很难实现地热供暖。因此,新能源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当地条件。

  第二看人口。在同样的资源条件下,人口密度不同,能源体系的构建方向也会不同。特别是在新能源的匹配性上——新能源的供能能力有限,如果这个地区人口密度过高,新能源就无法满足需求。

  第三是产业。新能源发展顺利与否,和当地的产业基础关联较大。比如在农业基础较好的山东和河北,当地秸秆产量大,以生物质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体系就容易建立。

  由此不难看出,零碳对于特色小镇更像是“高配”,达到它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和资源,而因地制宜、结合产业特色的能源规划,则可被认为是“低配”。“高配”固然好,但对于多数小镇来说并不经济、很难推广。因此,在现阶段或者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妨先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先完成“低配”版的能源解决方案,之后再逐步进阶至“高配”方案。

  首要设计的是能源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而选择不同发电方式,实现光伏、风电、储能、生物质等各类新能源的合理搭配,并让经济性达到最佳状态。

  第二个需要考虑的是供热系统。未来的小镇里,燃煤锅炉一定不是第一选择,而是根据成本和资源,选择燃气、地源热泵和生物质等资源,或统筹考虑,使用上述三种技术中的几种,以实现最优。

  第三个需要考虑的是交通系统。在目前国内多数特色小镇的规划中,普遍没有涉及到绿色交通方式,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交通工具仍然是以燃油汽车为主。但事实上,交通系统的用能在总体用能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并和能源系统、供热系统有所关联。因此,在未来小镇清洁的能源保障系统中,充电设施、绿色交通都需要提早考虑、规划和建设。

  要有存在感 ,更需参与感

  新能源想成为标配,还需要获得认同,特别是来自公众的认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因此在小镇规划中,“看得见的新能源”需要作为基本标准之一。以光伏为例,设计者可以通过呈现一些展示型的产品,比如在屋顶架设光伏、安装光伏树,给人们营造新能源无处不在的第一感受。

  但与之相比,更为有效的存在感,来自于便民设施与光伏产品的巧妙结合,比如建立光伏步道、光伏廊道。老百姓既可以使用、享受到它们的功能和便利,也可以直观地看到光伏产品。

  在“看得见”之外,如果想更有效地刷出存在感,还要设法让老百姓参与进来。

  和手机、家电等终端消费产品不同,能源本身是看不到的。但事实上,能源也不是给别人看的,最终它是要来用的。在任何城市,我们看不到电,但却无时不刻享受着电力带来的便利。因此,通过参与让公众感受到能源的价值,同样可以为新能源加强认同感。

  比如,通过能源互联网,把特色小镇的能源系统和金融相结合,就是一种公众参与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小镇的运营者为政府、医院等公共区域全部规划光伏板,购买和架设光伏板的费用,可以不完全由政府或者运营者支付,而通过小镇居民认购的形式来筹措。认购后,光伏购买者即成为光伏业主,他们可以通过能源互联网系统,实时监控到所购光伏的运营情况,并定期获得光伏上网而产生的部分或全部收益。

  在认购、监控、收款这一系列过程中,公众自身对新能源的体验感无疑会加强。如果通过能源互联网,加入交易和社交功能,这种参与感将更为明显。

  通过交易,光伏购买者可以可以选择不同的对象,把自己所发的电量出售或者赠送。在交易中,人和人之间因为新能源而有了谈资、实现了交流。随着参与交易的人不断增加,社交功能将因此建立起来,人们对于小镇低碳、清洁功能的直观感受必然将加深。

  如何挖掘,如何受益

  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小镇完全可以通过对于能源系统的整体优化,实现节能、绿色、清洁发展的目标。但当下,一些特色小镇的能源规划仍然比较盲目,原因在于,他们并不确切了解自己具备能源潜力、需要消纳的能源需求,因此在规划方面难以下手。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通过数据寻找到准确挖掘并规划小镇的能源承载能力,并形成经济而可行的能源解决方案。

  在这方面,电网公司或将在特色小镇的能源规划上大有可为。

  以光伏数据为例,电网公司可以收集小镇附近变电站数据以及负荷数据,然后将其与屋顶数据相结合,就能分析出小镇能够安装多少光伏最合适。下一步,数据可以通过综合能源设计软件的优化和调整,做出一份以光伏为主,结合多种能源的综合设计方案。

  在当前阶段,对于多数小镇来说,这种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将比100%可再生能源的方案更可行、更经济。

  从成本上看,就像前文所提出的,如果仅做100%可再生能源的,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并导致投资偏高。即便可以通过众筹方式来解决初始投资问题,风险控制能力能否到位,也将影响投资人的决心。而与之相比,做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不仅能因地制宜,还能通过各类技术的综合应用,拉低成本。

  从收益上看,一旦做综合能源供应,意味着运营者不仅将完成供能一项,还要把耗能较高的供水、供热和垃圾处理等环节全部纳入统一体系中。经过总体设计,小镇的供水、排水、供热、垃圾处置将实现最低能耗,为运营者节省大量成本。同时,运营者的业务范围,也将从过去的卖电,迅速拓展到提供综合能效服务上。

人才招聘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版权说明
版权所有:山东省工业环保促进会 Copyright(c)2015 TOPLI Wallcoverrings..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成城大厦A座12层
联系电话:0531-88938161 邮箱:hyb@sdpaiep.org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