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环保新闻 >
生活垃圾分类,到底卡在哪

  干湿分类法,简单更易行

  近年来,各地纷纷推行垃圾分类,可收效甚微。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觉得垃圾分类麻烦,浪费时间;有的人虽然知道分类有好处,但不知道该怎么分。

  推动垃圾分类,将“放错地方的资源”最大化利用,才能打通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垃圾分类应简便易行。有的城市试行了干湿垃圾分类法,简便易行。印有“湿垃圾”的棕色桶上标明收集“居民家庭产生的剩饭剩菜、菜皮果皮、茶叶渣”,而印有“干垃圾”字样的黑色桶上则标明收集“废弃餐巾纸、灰土、污染严重的纸以及塑料袋等”。一目了然,简单易行。

  另一方面,垃圾分类还须有劝有奖。不仅要有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更要让软件跟得上,让人们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垃圾分类就会成为自觉行动。比如招募志愿者进行劝导,采取激励措施不断固化行为习惯,并出台相关的惩戒制度等。

  云南玉溪市 朱虹瑛

  引导要跟上,教育需及时

  周末回农村老家,正好碰到邻居推着小车倒垃圾,其中不乏塑料瓶、旧鞋等可利用物品。问他有没有想过把能用的垃圾分下类再扔,他笑着对我说,“那是城里人闲,咱村里去年刚有了垃圾箱,以前这些东西都扔沟里了,谁还顾得上分类?”

  因此,在农村要想推广实施垃圾分类,建议从引导成年人,教育小孩子入手。

  引导成年人,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好处,做好垃圾分类箱配置等基础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建议以奖励性措施鼓励农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比如,有的地方每户每次按类上交垃圾后,可以给予5—10分的积分奖励,每5分积分可以在村里超市换取5角的物品,这样,激发大家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积极性。

  从小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建议在小学、幼儿园教育中,就要积极宣贯垃圾分类理念,教育孩子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生态环保行”等活动,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垃圾分类理念。这样做,既能为未来垃圾分类奠定群众基础,又能通过孩子带动家长推动垃圾分类在农村推广实施。

  河北沙河市 庞利鹏

  分类并不难,思想要转变

  提起小区垃圾桶,就不免要跟“脏乱差”挂钩。我们小区垃圾桶的清洁卫生一直做得不够好,很少看见有人打扫、清洗。很多人嫌脏嫌臭,离得远远的便把垃圾袋抛出去,砸在垃圾桶上。试想,居民连袋子都懒得解开,更别提分类了。

  除了垃圾桶脏之外,垃圾桶没有分类标识也是一个问题。按说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已经有不少年了,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也该有了。但我所住的小区就只摆了两个绿色的大垃圾桶,并没有标明哪个是装干垃圾的,哪个是装湿垃圾的。小区许多居民在倒垃圾时,根本不把纸张、餐盒等干垃圾和作为湿垃圾的厨余、果皮等分隔开,而是直接将装满干湿垃圾的袋子统统扔进垃圾桶。简单粗放,哪顾环保不环保!

  外边垃圾桶情况让人糟心,自家屋里的小垃圾篓也好不到哪儿去。我们小区好多住户家里只有一个垃圾篓,出门倒垃圾时,直接提上套在垃圾篓里的塑料袋。垃圾在出门之前就没有分好类。

  做到垃圾分类并不难,难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

  湖北荆州市 别道军

  垃圾不分类,处理很单一

  我生活的小县城,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很单一。每天由住户把垃圾用袋装好放在门口,由清洁工统一收集拉往各个集中收运点,再由专门的垃圾转运车运往垃圾填埋场处理。清洁公司对住户没有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即便一些素质较高的住户自觉把垃圾进行分类,清洁工也是一股脑儿扔进垃圾车。街边放置的垃圾分类桶,清洁工除了把能到废品收购站卖钱的可回收垃圾另行收集外,其它垃圾都统一拉往集中收运点。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只有剩饭剩菜单独存放,由城郊的养殖户运走,其它垃圾也是由清洁工一并运走。

  小城镇生活垃圾分类之所以难推进,表面上看是垃圾分类方式单一造成的,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垃圾处理体系不完善。一方面,建设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并维持正常运转需要较大投入;另一方面,如实行垃圾分类收集、转运,需大幅度提高生活垃圾日常处理成本。在没有“硬要求”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小城镇多采取填埋的简单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政府部门要树立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需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大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的投入,用实际行动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广西藤县 何杰锋

  硬件虽达标,意识跟不上

  笔者所在的县是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在作为示范县一年多以来,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实施方案,明确了部门职责。

  据介绍,城区内的垃圾桶已全部更换为分类垃圾桶,在各大商场、超市、小区、学校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分类垃圾桶的数量更为密集。但是,从目前来看,整体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硬件设施已经达标,但群众的思维方式还没跟上。

  我在对当地一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进行调研后发现,得益于新农村建设,家家户户都配备了垃圾桶,但全村唯一的分类垃圾桶在村委会,难以满足垃圾分类需求。谈及垃圾分类难的原因,不少农民朋友直言“太麻烦”,除了塑料、纸张、玻璃、金属等垃圾被分拣出来当废品卖掉之外,其他的诸如厨余垃圾、废弃电池等全部倒在自家门前唯一的垃圾桶里。缺少分类垃圾桶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群众的环保意识没有真正提高,没有真切意识到垃圾分类对绿水青山的重要意义。一位村干部透露:“现在农村垃圾分类基本上都是靠保洁员人工分拣。一方面增加了保洁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对改善环境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安徽滁州市 望 勤

  既要“软约束”,又要“硬措施”

  垃圾分类需要“软约束”。垃圾分类的良好展开需要加大宣传,促进居民自觉配合。比如,邀请环保方面的专家,计划分批次对全区强制分类单位、居民小区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在长期宣传教育的影响下,在公民自我约束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下,逐渐改变市民生活习惯。

  垃圾分类还需“硬措施”。其实,垃圾分类并不难,只是有些市民认为垃圾分类太麻烦,习惯将垃圾装在一个袋子一扔了之;有些市民对垃圾循环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必须清醒地看到,垃圾分类,不仅需要舆论引导,更需要法治力量。

  有的社区今天发动居民大搞垃圾分类活动,可第二天居民依然还是沿袭原来的习惯。有的规定违反垃圾投放将罚款,但现实却很难真正落实,只是批评教育了事。因此,不管是“软约束”还是“硬措施”,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人才招聘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版权说明
版权所有:山东省工业环保促进会 Copyright(c)2015 TOPLI Wallcoverrings..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成城大厦A座12层
联系电话:0531-88938161 邮箱:hyb@sdpaiep.org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