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重塑长江经济带这一重要经济引擎的前提。从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到固体废物治理,长江经济带正在勾勒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新画面。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是横贯东西、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依托。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体系不仅仅包括对水环境的治理、大气污染的治理,还包括对固废垃圾的治理。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定下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两年来,沿江各地将生态环境保护与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建设并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交通先行棋激活满盘。
建设黄金水道 多维度强化纳污红线管理
为推动黄金水道的建设和发展,在制度设计上,从中央到地方层面都出台了许多政策举措,并明确了相关的考核指标,形成了制度约束力;在环境保护联防联控上,沿江省市推进跨界水质断面考核制度,加快推动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上,沿江多省份出台规划,加强工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同时自2018年起,交通运输部将开展为期3年的长江经济带船舶污染防治专项行动。
2017年,长江委重点从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水源地保护等多个方面强化纳污红线管理。目前,沿江11省市已完成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市县两级分解工作,构建起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
PM2.5下降幅度超34% 长江经济带添彩蓝天保卫战
“大气十条”实施五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地区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根据生态环境部统计,2017年,长三角作为重点防治区域,PM2.5比2013年下降34.3%,圆满完成“大气十条”确定的各项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当下,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制定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明确具体战役及其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开展的主战场之一,长江经济带地区将继续为中国蓝增添明亮的色彩。
强化固废治理高压态势 “清废行动2018”重拳出击
虽然近年来固体废物处理日渐受到重视,但是相对于大气和水,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在对固体废物的监管和整治上仍显薄弱。
2018年4月,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聚焦长江经济带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专项行动方案》,为长江经济带的固废处理敲响了警钟,也为固体废物整治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为擘画长江经济带生态棋局落下了重要的一步棋。
日前,针对广西、河南、安徽等地接连发生的多起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生态环境部于5月9日启动为期近两个月的“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即“清废行动2018”,强烈表明了生态环境部对于保护黄金水道的坚决态度。
生态环境部要求,“督查组对清单内的点位逐一登记、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对督查期间接到的有关投诉举报信息,及时列入清单。”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将在此次行动中依次展开,全面凸显出生态环境部对于打击长江经济带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环境治理本就是一体。岸上和水里的治理不可分割,解决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污染问题,根子在转变资源环境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废物治理等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将倒逼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
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的过程,是提高发展质量、以新方式实现新发展的过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只有确保生态保护的绝对红线,才能重焕长江经济带在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发格局中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