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将死”的预言近日引起广泛关注,又一个旅游胜地将因为生态环境破坏消逝?有人表示,科技这么发达,死海干涸怎么不能人工造一个呢。然而,世界上真的会有“两处相同的景”吗?
又是一年春好季,旅游的热情那是蹭蹭蹭地往上涨,小伙伴们都准备去哪了呢?
以“山水甲天下”闻名的桂林?美艳绝伦的九寨沟?
被誉为“红茶王国”的斯里兰卡?还是梦幻迷人的爱琴海?
或者,想在2050年之前再看一眼有着传奇色彩的死海?
想必,最近很多人都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铸就“不死”传奇的死海被预言,或将在2050年永远消失在人们眼前。让科学家作出这样预测的源头,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数据,也是死海水位年均下降1米以上的事实。
就像曾掀起过热议的马尔代夫、泰姬陵、大堡礁、乞力马扎罗,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字,不知从何时开始被纳入了“即将消逝的旅游胜地”列表。你们相信“死海将死”的预言吗?究竟谁要背起这个锅?
专家说,气候变暖导致死海水分蒸发速度加快,旅游业兴起导致周边开发过度,工业和生活用水导致注入死海水量大幅下降……微妙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最终表现出来的就是死海岸线的一再后退。
有人说,死海最大的特点无非就是含盐量奇高,能够使人漂而不沉,故而造就了“不死”之名。
那么,人工建造死海又有何不可?
如同我国四川地区,利用现代科技打造的“中国死海”几乎与中东死海相差无几。那么,问题来了,地处南极洲的唐胡安池是全球含盐度最高的咸水湖,地处吉布提的阿萨勒湖湖水盐度也超过了死海,为什么它们不被称为“死海”呢?
更何况,“中国死海”所利用的,也同样是有着类似地质条件的地下古盐湖盆地,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在此基础上,开发商对此地作出了规划,打造成了“中国的死海”。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同样不会出现两处相同的景。
死海是唯一的,马尔代夫是唯一的,桂林山水是唯一的,九寨沟是唯一的,洱海是唯一的,白洋淀是唯一的……
所以,环保专家竭力呼吁死海保护,大理2017年迎来了最强洱海治理令,白洋淀在雄安新区光环下再次挑动了水环境治理神经。还有滇池、巢湖、松花江,长江、黄河、洞庭湖等等,都已经被纳入了河湖治理和水生态修复范畴内。
与死海水越来越少不同,我国大多河流湖泊面临的最大生态问题是越来越“浊”;科学家表示,没有水源补充是死海问题的症结所在。但是,我国水环境治理不是水源补充那么简单;死海周边的工业发展最大的问题是水资源消耗,反观我国,节水节能被提上日程的同时,水污染防治亦是重大课题。
面对工业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小微水体生态修复,流域水环境改善等复杂需求,我国近年来逐步从水污染治理转向了水环境综合防治。一面强调被污染水体的净化,一面更注重恢复水体自我修复机能,强化生态保护概念。
同时,河长制、湖长制、滩长制、湾长制,一众河湖管理体系纷至沓来,为的就是改变“九龙治水”格局。这也意味着,跨区域、跨部门、跨专业的水环境治理有了统一的决策者和责任人。
一河,一湖,一江,一海,生态系统都是不可复制的,微观小世界一旦被破坏,伤害也是不可逆的。“死海将死”不仅代表着,一种生态景观可能就此消亡,更在提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佛曰:一花一世界。此世界与彼世界皆有别样的风情,与尔共赏之,与尔共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