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数年前,我国就开始倡导垃圾分类,最终成效甚微。但是十数年后的现在,垃圾分类正在打开全新的格局。是垃圾计量收费制度,是垃圾分类“金点子”,是垃圾分类高科技,每一面都代表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自家小区都看见分类垃圾桶了没?有谁都成功兑换过绿色积分呢?现在与十几年前不同,垃圾分类真正从标语走进了现实。不是多加几个分类垃圾桶,多贴几张海报宣传画,多建几个分类回收点就算完事了。
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连续几年呼吁垃圾分类,不断向全国两会提交提案。作为一个量子科技的研究者,潘建伟院士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解释:为科学家发掘和利用新能源争取时间。
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陈晓红也提出了垃圾分类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陈晓红认为,垃圾分类要有章可依,明确费用征收主体,施行收费方式差异化政策。并且,陈晓红还提出,垃圾分类收费不能“一视同仁”,而是要实施阶梯或者分段收费。
实际上,不少地方已经开始试点“垃圾计量收费”,主要依据就是生活垃圾种类、重量等内容。与定量收费不同,计量收费更放大了垃圾分类的效果,简言之就是:分得好,缴得少。无形中,垃圾计量收费能够激励居民更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
定量还是计量,垃圾收费方式因情势而变,垃圾分类探索也该与时俱进。业内专家认为,探索真正适用的、实用的垃圾分类推广方法才能让工作事半功倍。多方面借鉴,立足根本创新,是采用绿色积分制,还是建立绿色基金,或者设分类红黑榜,力推手机APP,新时代需要业态。
就像,元宵节期间,泉州一些地区结合“猜灯谜”的习俗,将垃圾分类知识寓教于乐。这种做法,既让往来的游客和居民感受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又逐渐接受了垃圾分类知识,比起千篇一律的宣传海报更让人印象深刻。
除了需要“实招”,垃圾分类还需要“高招”。高科技对于环境保护的贡献,无异于一场及时雨,很多难解的问题,长期搁置的想法都在技术当道的现在得以解决和实现。全国政协委员柯希平就建议,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监管垃圾分类。
数据化、智能化,一个在“互联网+”浪潮下亟须适应的趋势,环境保护也不例外。高科技为垃圾分类带来了二维码一键溯源,带来了智能垃圾桶扫码投放,带来了智慧平台即时分析,带来了数据终端全天候监控……21世纪的垃圾分类,成了一项“技术活”。
不过,再智能,再先进,要实现全民垃圾分类,最根本的还是“人”的参与。全国人大代表郑裕财称:“垃圾分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拥有共同的意识,许下同一个心愿,贯彻同一个行动,“人人有责”是垃圾分类不变的宣传标语。
垃圾分类,需要用经济手段推进,用真知实干宣传,用高科技力量护航,更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