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7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
澎湃新闻注意到,公报显示,2017年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植物生长,全国大部地区光、温、水条件匹配较好,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夏季降水量为1998年之后最多。
公报指出,“十八大”以来,人居“绿色”生态环境改善十分明显,全国植被平均净初级生产力和覆盖度比2000至2012年均值分别提高了36.9克碳/平方米和2.3%。
分省来看,2017年全国有11个省(区、市)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达80.0以上,福建植被生态质量跃居全国第一,广西第二。
但2017年我国区域性气象灾害影响仍为严重,特别是内蒙古、东北 地区西部高温干旱影响植被正常生长,植被生态质量偏差。
从长期变化来看,2000至2017年,全国植被覆盖持续增加,气象条件贡献率平均达84.0%以上,贵州和广西达92.0%以上,31个省(区、市)植被生态质量均呈改善趋势,其中山西、陕西、重庆、安徽、广西位于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改善前5名,山西植被生态改善最快。
值得注意的是,公报在评估气候变化对全国陆地植被生态质量影响的基础上,还加强了对典型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以及北京密云水库、雄安新区、额济纳绿洲、贵州石漠化区等重点生态保护和建设区的气象影响评估。
其中,三江源地区2017年湖泊面积较2006年增加了7.5%,由于年际之间降水量差异大,生态质量波动较大。北京密云水库2017年降水量达725.0毫米,为近5年来最多,2017年水体面积达2000年以来最大,降水量增多是密云水库水体面积增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雄安新区2017 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较2000年提高了40.0%。呼伦湖区域水体面积基本恢复到了2000 年左右的水平。额济纳绿洲稀疏植被区逐渐地转变为中等植被区和茂密植被区,茂密植被区增加到27.3平方公里。贵州和广西石漠化区综合治理效果显着,2017年植被生态质量达2000年来最好水平。
公报建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重大气象灾害、气候暖干化仍是影响全国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不利因素,要继续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工作。2000 年以来全国地表“绿色”程度虽然增加明显,但还没有达到自然应有的状态,且国土空间的“水、土、气、生”还存在较多问题,需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