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年11月,我省“蓝繁”天数平均为23.2天,同比增加了6.0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7天。特别是供暖季头一个月,即11月15日—12月15日,我省按照新修订的《山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发布预测预警,启动应急响应,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同期AQI 日均值经常超过300,有的地方超过500,而今年AQI日均值没有超过300的。
11月济南等15市未现重污染天气
省环保厅大气处主任科员温超介绍说,11月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6μg/m3,同比改善27.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117μg/m3,同比改善10.7%;“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为23.2天,同比增加了6.0天;重污染天数平均为0.1天,同比减少1.7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76,同比改善15.0%;优良率平均为69.2%,同比增加18.4个百分点。
其中,“蓝繁”天数最多的是烟台和威海市,为30天,最少的是枣庄、德州和菏泽市,为19天。济南收获了21个“蓝繁”天,同比增加了50.0%,去年同期只有14天。与此同时,重污染天数最少的为济南等15市,未出现重污染天气;最多的为枣庄和临沂市,为1天。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气质”排名中,青岛市列第31位,济南市列第55名,后10名中没有我省的城市。
新版《应急预案》先后9易其稿
省环保厅区域协调处处长庄家成对新修订的《山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行了解读。据悉,2013年11月,我省首次制定了《山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称之为2013版;2016年2月,进行了第一次修订,称之为2016版;2017年12月,又进行了第二次修订,称之为2017版。“2017版《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用了近5个月的时间,先后9易其稿。”庄家成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当前大气污染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过去“想小康”,现在“想健康”。
新修订的《应急预案》,可概括为6个基本特点,例如,目标更加务实。新修订的《应急预案》是以基本消灭红色、尽量减少橙色、努力降低其他级别预警响应为目标。
与此同时,目的更加明确,依据更加精准,体系更加科学,成员单位更加广泛,强制性措施更加人性化。“对关乎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强制性措施进行充分论证,取消了红色预警时车辆单双号限行的规定。”
供暖首月AQI日均值没超过300的
庄家成告诉记者:“今年进入取暖期,我们按照新修订的《应急预案》发布预测预警,启动应急响应,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2016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全省共发布预警57次,2017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全省共发布预警31次,同比减少26次,同比减少45.6%,其中红色0次,同比减少2次,同比减少100%;橙色1次,同比减少4次,同比减少80%;黄色20次,同比增加1次,同比增加5.3%;蓝色10次,同比减少21次,同比减少67.7%。“去年同期AQI日均值经常超过300,有的地方超过50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爆表’。而今年AQI日均值没有超过300的。这足以说明通过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应急响应和精准应对,减缓了重污染程度,保护了公众身体健康。”庄家成表示。
济南市民王女士回忆说,去年冬天,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率还比较高,而且发生过长时间、大范围、高浓度的重污染过程,为此,今年“双十一”,王女士特意为家人买了一小箱口罩,“不过买了之后到现在,也没怎么派上用场,感觉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替代了往年灰蒙蒙的天空,很欣慰,心里也更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