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我们如期迎来了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全国各地在当天举行了各种主题活动,提醒大家关爱地球的保护伞。今年,1987年提出的《蒙特利尔协议》也已历时30年的推广与实践,臭氧层保护问题被人们从的脑海深处的沟回中再度挖掘出来。现在,我们不由得要问一句,臭氧空洞问题真的已经得到解决了吗?表面上看,似乎确实如此。氯氟烃(CFCs)和其他与导致臭氧空洞有关的化学品已经被广泛禁止,许多科学家认为,以此遏制住进一步恶化之后,修复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洞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蒙特利尔协议》推行30年的成果值得我们的肯定。研究发现,如果没有该协议,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洞会比现在大40%,在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将比现在薄10%。
图为美国宇航局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拍摄的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在大气中从热带转向南极洲转移的移动情况。
早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就首度发出警告说那些用于制冷剂和气溶胶等的性质极为稳定的人造化合物(如氯氟烃)就漂浮在大气的平流层中,这些物质会释放出氯和溴,对臭氧分子造成破坏。20世纪80年代,身赴南极的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这些物质正在冰封大陆上形成的超冷极地平流层云团中发生着超高速的化学反应,并且导致臭氧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
现如今,30年过去了,臭氧层修复的缓慢进程开始令一些大气化学家对当时提出的观点产生了质疑。虽然,截至目前为止,臭氧层耗损情况已经相较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峰值下降了10%,大气臭氧总量也从2000年开始基本保持在一定水平没有太大改变,但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破洞的自我修复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当年的《蒙特利尔协议》中尚未涵盖的化学品也可能对臭氧层造成致命影响,不少科学家认为,以此发展下去,如果臭氧层破洞实现完全修复,可能将推迟到22世纪甚至更久以后。
有证据表明,在过去的五年里,一些可能吸收臭氧的化合物能够更快地从地面到达臭氧层。在某些气候条件下,这一过程仅需短短几天。这意味着除了《蒙特利尔协议》提出的禁用物质外,将有更多释放周期更短的化合物会对臭氧层构成威胁,而且,这些化合物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它们被广泛用于工业溶剂,用于脱脂和干洗等行业中。这其中就包括了二氯甲烷(DCM),这是一种普通且便宜的脱漆剂,也常常用于泡沫的发泡剂中。由于每年的排放量超过100万吨,低层大气中的DCM浓度自2004以来已经增加了一倍多。据行业专家研究发现,虽然,DCM目前在臭氧层中贡献的氯含量不到10%,但是就当前的排放趋势看,仅仅这10%就有可能将臭氧空洞的恢复时间向后推迟30年。
当然,臭氧层修复缓慢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多,地球表面散发出更多的太阳热量,相应的,到达平流层的热量跟着减少,导致平流层出现降温。在近40年的时间里,这一趋势已经相当明显,相对寒冷的平流层为臭氧损耗提供了条件。
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为了保护臭氧层免受进一步的破坏,不论是遏制《蒙特利尔协议》提出的禁用物质还是最新研究发现的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亦或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相信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