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村民的经济条件改善了,生活和消费水平提升了,产生的垃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垃圾围村”日渐严重,不仅让村庄的环境变差,还污染着土壤、河流和地下水,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前,我国农业大省河南就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房内现代化,房外脏乱差,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一句顺口溜道出了村民的无奈。如今在很多村庄,生活条件改善了,但与其格格不入的是垃圾数量也在猛增,浓浓“乡愁”被刺鼻“乡臭”驱散。这个美丽乡村建设的老大难,甚至威胁到了“菜篮子”的安全。
河南农村垃圾处理进度缓慢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表示,许多农村的垃圾处置设备匮乏,配套资金匮乏。“乡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也低,难以和城市一样进行垃圾费的缴纳,而且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更加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村庄人员少,产生的效益也不明显。”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日益迫近,农村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事关农民幸福指数的提升。”河南省住建厅厅长裴志扬介绍,在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中习惯转变还不够,农村大量生活垃圾未经分类处理,随意丢弃,农作物秸秆更是到处乱堆。
总体而言,河南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展缓慢,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 “四难”,即部分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转变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顶层设计
立足实际,河南省,先后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农村垃圾治理达标验收办法》,明确了河南省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确定了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具体步骤和保障措施,制定了河南省未来农村垃圾治理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规划。
其中,《河南省农村垃圾治理达标验收办法》正式提出,申报验收的县(市、区)生活垃圾治理应具备“五有”条件: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和有完善的监管制度。
“村庄配备保洁人员数量不低于行政村总人口的2‰”的规定引发社会关注。“也就是说,村村都要配备清洁员。”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杨少伟表示,破解“垃圾围村”困境,光靠政府投入还不够,还应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形成一股合力。“农村垃圾从随意扔到自觉放,群众 共建、共护、共享 是不可忽视的关键。”
“村村都有保洁员”经济支撑存疑
尽管初衷是好的,值得点赞,但仍旧有人担心,“村村都有保洁员”的经济支撑在哪里?在一些发达地区,一些乡村早就配备了保洁员,这笔费用基本上通过自筹解决。如果村级组织创收能力强,那么拿出这笔钱不是大问题,可放眼全国,很多村级组织实力确实有限。还有这种情况,一些地方筹措了一笔资金,建起了垃圾池,配备了保洁员,可由于后续资金不足,“垃圾围村”很快涛声依旧。
这种担心不无根据。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点多、面广、战线长,各地投入也还存在普遍不足问题。来自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统计显示,全省1808个乡镇、46116个行政村中,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行政村不到全省行政村总数的一半,农村生活垃圾去向成为亟待破解的“瓶颈”问题。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河南省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按照要求,2017年底前,省直管县(市)要率先达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标准,并通过省级验收,其他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提前申请省级达标验收;2018年底前,各省辖市1/3的县(市、区)要完成省级达标验收,2019年底前全省各县(市、区)要完成省级达标验收。这标准能否达到,时间是唯一的检验标准,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