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用水量大、工业废水乱排乱放已不再是环保圈儿里的新鲜事,而工业废水处理也并非新兴领域。有人质疑工业废水行业整体一直在产业的低端徘徊,市场在逐年萎缩;但也有人认为工业废水机会还很大,仍然大有可为。
事实上,“水十条”、“第三方治理模式”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排放标准加严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业废水治理方面会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整体来看,未来几年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形势可期。
工业废水污染悬而未决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用水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据统计,2006年至2014年我国工业用水量达1400亿立方米/年左右,与此同时,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居高不下。2015年度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废水排放总量73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9.5亿吨,占总排放量的27%。大量排放工业废水,对流域环境以及城乡居民健康均造成了重大影响。
工业企业用水量大,工业废水排放多,回收利用率低,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困境。根据水利部的统计,尽管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201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9.5立方米,按可比价计算比2010年下降3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大,工业企业用水效率过低,工业废水回收率低,工业废水乱排乱放现象严重。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工业废水治理市场态势与投资前景报告》指出:我国在10多年前就已开始治理工业废水,并不断加大投入,大部分工业企业也都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国家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要求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废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取得排污许可证。但由于违法成本低,加之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等原因,工业企业偷排、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现象仍旧频频发生。
单从处理设备上来看,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出现相关的制造企业。遗憾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处理工业废水都只是限于卖药剂、卖设备和卖工程。近年来,有不少企业开始从技术创新入手,设计和运营工业、企业治污工程,但采取这一手段的始终是行业内的“少数派”,行业整体一直在产业的低端徘徊,工业废水污染悬而未决。
政策催化,工业废水治理市场重现生机
中国治污的短板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动机。换言之,经济或者财务因素,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当这些企业在政策压力下主动采取治污措施时,行动就更彻底,效果也更为显着。
随着“水十条”、“第三方治理模式”以及“排污权交易”等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尤其是今年4月份环保督查组重拳出击,对多个省市的工矿企业进行了严格审查,责改、重罚、关闭众多非法排污企业,对推动工业、企业废水治理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这一系列严格控制排放、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的政策措施,开始令沉寂已久的工业废水治理市场重现生机。不仅许多以水务治理为主营业务的上市环保公司积极布局工业废水治理市场,更多“圈外”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一些具备技术或资源优势的工业废水治理企业,成为投资、收购争抢的目标。
据权威机构统计显示,2014年和2015年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运营规模分别为808亿和889亿元,2016年工业废水运营市场规模约为986亿元。有关专家估计,工业废水治理领域投资或将持续上涨。
在利好政策的催化下,污水处理行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无论是上游实力雄厚、如火如荼进行着资本游戏的大型企业,还是削尖了脑袋期待谋得一席之地的中小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行业内激烈的竞争压力。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以其他竞争要素为依托,在已有的业务范畴上精细化、专业化成为结束粗放竞争模式下的“后发展时代”里水处理企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市场会有多大?
市场普遍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工业废水治理投入有望达到13922亿。未来,工业废水治理将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渗透,且二三线城市及乡镇地区污水处理业务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因此在这些地区的污水处理业务将可能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在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提高工业用水效率,降低工业对水资源过量消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水十条”明确提出,要提高用水效率,到2020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3年下降30%以上;还要抓好工业节水制定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目彔,完善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因此,中水回用和废水零排放有望成为工业废水处理的下一个主攻方向,如此看来,相关企业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如今,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吸引了一些央企、国企通过收购相关业务公司,扩展势力范围。例如:以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兴蓉投资、创业环保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国有上市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丰富的社会资源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拓、抢占市场,业务规模已大幅领先于同行业大多数企业,成为跨国水务企业强力的竞争对手。对于轻量级的中小企业来说,同样具有优势,这些企业在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废水治理、资源回收的技术和工程的经验,在具体的项目中更见功夫。往往一些大企业在拿下项目后,也会愿意选择与“小而强”的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不管是“抱团出击”还是“单刀直入”,这些企业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工业废水治理市场摸爬滚打。
市场无疑是诱人的,但入场并不那么容易。在经济下行、转型胶着和监管严格的复杂环境下,需要的是包括资金、规划、技术、管理等在内的综合能力的较量。企业在看到工业废水治理市场的庞大存量和增量的同时,也必须对自身条件以及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有清晰的认识。以整体趋势的确定性来赌前进道路上的不确定性,但市场的魅力不正在于此吗?我们不盲目跟风,但也绝不会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