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概念:
汽车尾气是指由汽车燃油燃烧后产生的废气
主要成分:
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PM)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铅(Pb)硫氧化合物(SOX)微量的醛、酚、过氧化物、有机酸。
其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的化合物及颗粒物。有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固体颗粒(PM)形成的原因:有些是燃料燃烧直接排放的颗粒物,如碳黑等物质,直接形成颗粒物,又被称为一次颗粒物。f还有燃烧后产生的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反映生产新的粒子,然后其他气态污染物冷凝在上面形成新的颗粒物,又被称为二次颗粒物。
一氧化碳(CO)的成因:
一氧化碳是烃燃料燃烧的中间产物,主要是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由于烃不能完全燃烧而产生,混在内燃机废气中排出.当汽车负重过大、慢速行驶时或空挡运转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会明显增加。
氮氧化物(NOX)的成因:
汽车在工作时发动机的活塞在气缸中运行一个循环时要经过进气、压缩、点火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所以又叫四冲程内燃机.在压缩和点火燃烧等过程中由于产生高压高温,空气中N2和O2发生如下反应:
碳氢化(HC)合物成因:
汽车尾气的碳氢化合物来自三种排放源。对一般汽油发动机来说,约60%的碳氢化合物来自内燃机废气排放,20%~25%来自曲轴箱(PCV系统)的泄漏,其余的15%~20%来自燃料系统(碳罐)的蒸发。
发动机缸壁面温度过低,火焰不能传播到壁面上,部分汽油没有燃烧就排出汽缸。
在气缸内有一些狭小的缝隙,如气门座处,火花塞处,缸体与缸盖之间,活塞与缸体之间,这些小缝隙火焰也传不到,混合气没有燃烧,在排气过程中排出。
润滑油膜的作用,汽油在燃烧过程中由于高压作用溶于避免上的润滑油膜,在排气时压力降低,汽油析出,随废气排出。ff燃烧室内有积碳等沉积物,这个和润滑油膜的作用一样。ff火焰突然熄灭,没有燃烧的混合气随尾气排出。
铅(Pb)的成因:
尾气排放的含铅颗粒大部分来自内燃机的废气排放。四乙铅是作为抗爆剂加进汽油中的,一般汽油的含铅量在0.08%~0.13%之间,四乙铅燃烧后生成氧化铅排出。含铅汽油经燃烧后,85%左右的铅排入大气中造成铅污染。铅氧化物不仅对人体有害,它还会吸附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催化剂表面上,对催化剂产生“毒害”,明显地缩短尾气催化净化装置车的寿命,是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装置要解决的难题之一。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汽车燃烧排入大气中的铅已达数百万吨,成为一种公认的全球性污染
固体悬浮颗粒:固体悬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损伤。
一氧化碳的危害:
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所以,即使是微量吸入一氧化碳,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
二氧化碳的危害:形成温室效应。
铅的危害:
成年人铅中毒后经常会出现:疲劳、情绪消沉、心脏衰竭、腹部疼痛、肾虚、高血压、关节疼痛、生殖障碍、贫血等症状。f孕妇铅中毒后会出现流产、新生儿体重过轻、死婴、婴儿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f而儿童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疼、失眠、学习障碍、便秘、恶心、腹泻、疲劳、智商低下、贫血等症状。由于铅尘比重大,通常积聚在1米左右高度的空气中,因此对儿童的威胁最大。
碳氢化合物的危害:
甲烷是窒息性气体,乙烯、丙烯和乙炔则主要是对植物造成伤害,使路边的树木不能正常生长。f苯是无色类似汽油味的气体,可引起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易倦、头晕、头痛、呕吐、失眠、粘膜出血等症状,也可引起血液变化,红血球减少,出现贫血,还可导致白血病。f汽车尾气中还含有多环芳烃,虽然含量很低,但由于多环芳烃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苯丙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氮氧化物的危害:
通常所说的氮氧化物(NOx)主要包括NO、NO2、N2O、N2O3、N2O4、N2O5等几种。f这些氮氧化物的危害主要包括: ①NOX 对人体及动物的致毒作用; ②对植物的损害作用,NOX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原因之一; NOX 与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烟雾;NOX 亦参与臭氧层的破坏。
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的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 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元素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