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组合开发等创新模式可以撬动社会资本环保投入,环保资金使用应逐步转变为效果导向,财政资金使用应由买工程转变为买服务,推进环保投资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
◆导报记者王伟济南报道
“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好环境,环保投入须达到 GDP的 1.5%以上,我国则须更高。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 GDP的 3%以上。”15日,在由环保部、山东省政府提供支持,环保部环保对外合作中心、山东省环保厅、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的“中日韩绿色金融研讨会”上,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理事长张建明如是说。他表示,多地绿色发展几乎完全有赖于政府政策及资金的支持,资金瓶颈突出。
发展绿色金融,在“十三五”规划中被明确提出。如何真正通过市场化手段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一系列探索显得弥足珍贵。
绿色金融缺口
社会环保总投资规模可观、环保产业融资需求巨大,为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市场机遇。
“‘绿色化’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山东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山东省环保厅副厅长葛为砚介绍称,山东省 GDP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广东和江苏,但万元工业增加值 COD、SO2排放强度以及 COD、SO2排放强度比广东、江苏、浙江等省高出 10%以上。据悉,2014年,COD、氨氮、SO2
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量的 7.8%、6.5%、8.1%和7.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居全国首位。经测算,山东省 COD、氨氮、 SO2和氮氧化物的环境容量分别为12.35万吨、0.41万吨、71万吨和 57万吨,大部分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已远超环境容量。
“山东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偏重,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而污染治理要求很高,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全世界最严,必然促使山东成为全国最大的环保市场。”葛为砚说。
据透露,山东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农村与土壤环保等重点领域融资需求巨大。
受益资产证券化
在环保市场融资需求不断增大的当下,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市场规模渐渐扩大。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所固定收益部总监谭永晖介绍,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涵盖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各类产品。可以盘活社会存量资产,丰富融资途径,降低融资成本。
据她介绍,资产证券化主要方式包括:以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作为基础资产,一般为收费收益权,例如:污水处理收费收益权、可再生能源相关的电力上网收费受益权;以融资租赁合同项下的债权为基础资产,例如:融资租赁合同项下的租赁物一般为环保行业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等);以环保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例如:环保服务合同项下合同债权,烟气脱硫服务费合同债权项目。
“截至今年 11月 27日,深交所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数量达 83只,累计发行规模为 958亿元。涉及环保行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共有 6只,融资规模总计 107亿元。涉及领域为污水处理、水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光伏发电等。”谭永晖说。
谭永晖举了深交所上市公司凯迪电力(000939)环保证券化的案例。她表示,凯迪电力主营业务主要分为生物质发电、煤炭销售、电建总承包和环保发电四块。由于生物质发电建设周期长、投入大,面临资金瓶颈,该公司在引入证券化之后收效显着。2014年,凯迪电力实现营业总收入 28.49亿元,其中生物质发电板块收入大幅提高至 14.83亿元,占当年总营业收入的 52.05%。
环保融资新路径
事实上,筹措环保资金的新路径正在探索。
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张士宝 15日分析称,公共产品服务供给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过去有些项目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和投资回报模式,今后必在机制上开展创新。对公益性项目而言,除采用政府付费方式以外,还可以鼓励不同类型项目捆绑、资源组合开发等盈利模式创新。资源组合开发等创新模式可以撬动社会资本环保投入,将成为筹措环境保护资金的新途径。环保资金使用应逐步转变为效果导向,财政资金使用应由买工程转变为买服务,推进环境保护投资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
在张建明看来,根据官方确定的 2020年碳强度大幅降低等节能减排目标,除环保设备、环保行业相关产业、低污染产业外,绿色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