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会员中心 > 会员动态 >
有希望,就扎根

  为了希望,椰子把种子交给海水,海水温润,种子漂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为了希望,蒲公英把种子交给春风,春风浩荡,种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

  为了希望,一批批员工把自己交给山钢,新的项目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扎根,这一次他们把根扎在黄海之滨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

  继续圆钢铁人的梦想——汪娟的第四次人生抉择

  2016年5月,报名来到日照精品基地焦化项目部是34岁的汪娟第四次人生抉择。这次的抉择不同于以往,不再是她一人的独行,而是她爱人、孩子、父母的举家迁徙。

  汪娟1982年出生在济钢,属于“钢二代”。父亲汪建民和母亲张俊1980年相识于济钢的总调度室,父亲是调度通讯员,母亲是天车工,共同的追求让他们由同事变成了爱人,没有新房,两个人就和老人蜗居在交通局单位宿舍的四合院里。

  在汪娟上幼儿园时,父母在济钢仍然没有分到住房,3岁的汪娟从幼儿园放学就被爸爸直接接到生产部的调度室,深埋于汪娟心底深处的是父亲工作单位满眼的“大屁股”显示器,以及透过屏幕看见的火红的铁水。

  汪娟在小学二年级时,三口之家分到了济钢新村东区加盖的一处顶楼的房子,放了学再也不用到父母单位上去了,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地奔跑、玩耍。厂房和生产车间开始拔地而起,公园、医院、灯光球场、子弟学校、中心社区、百货大楼也相继建成,济钢这个“小社会”像个大家庭,信任、温馨、快乐。

  1996年,中国粗钢年产量突破1亿吨,位居世界第一。这一时代几乎是中国钢铁行业最辉煌的年代。工厂就像“印钞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效益,汪娟想成为钢铁人的想法越发清晰。

  很快,要高考了,汪娟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她想报一个和钢铁相关的专业,又担心父亲不会让她和冰冷的钢铁打交道。父亲主动说,还是学个济钢用得着的专业吧,就这样,汪娟考入济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主修分析化学。2009年,汪娟研究生毕业,面临第二次选择,那段时间,她脑中都是关于济钢的柔软至极的情愫,她拖着行李箱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济钢。

  汪娟分配到化工厂化验车间工作,负责化验室的合并建设及技术升级工作。多次迎接国家实验室认可审查,在外审专家现场审核时,未查出一个不符合项。

  工作认真,温柔、大方的汪娟有很多追求者,父亲和母亲说,找一个钢铁人我们放心。就这样,汪娟的姻缘最终和一个流淌着钢铁热血的男子许明相连。这是她的第三次选择。

  第四次选择来得猝不及防。钢铁行业进入“冰河期”,从钢铁“印钞机”到“钢价不如白菜价”。而此时的汪娟生活安逸,2012年生下女儿,2014年被评为济南分公司巾帼建功标兵,并被推选为济钢集团职工代表主席团成员,《山东化工》中国理事会、编委会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及“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内审员”资质。小两口事业刚起步,就遇到济钢产能调整,这个小家该怎么办?

  此时的汪娟和许明,凭借自身的能力完全可以到别的企业工作,但是她的钢铁深情,难以割舍。汪建民说,去日照吧,日照公司是山钢的希望工程,有着国内一流的设备,我们这一代都老了,该退休了,你和许明还年轻,老人不能成为你们的牵绊,哪里有舞台,你们就去哪吧,孩子可以留给我们看。

  2016年5月,汪娟和许明来到日照。10月,贷款在日照买了一套180平方米的房子,把孩子和老人接到了日照。早上,小两口上班,汪建民和张俊把外孙女送到幼儿园,在社区和一帮老年人聊天,健身。傍晚,老人做好饭,接了外孙女,等着女儿、女婿回家吃饭,一家人在日照其乐融融。

  汪娟工作忙碌,时常加班,现在的她负责焦化项目部综合文员及检化验实验室的建设工作。需要对焦化的百余种检验项目一一核对标准,确定检验方法,并完成化验室布置。她指向繁忙的工地说:“重新在一个城市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不容易,但是你看,希望就在咫尺的眼前,我的心中有满满的憧憬,能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奉献企业,继续圆我做一名山钢钢铁人的梦想,是我的幸运。”

  幸福就是一起创业——张永青一家的新选择

  在来日照之前,夫妻俩在各自的岗位早已是“功成名就”:丈夫张永青在莱钢炼钢厂,先后担任转炉总炉长、炼钢车间主任、技术科科长,是这个厂多年的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莱钢劳动模范。来之前又刚刚被评为莱钢技术专家,如果不走,将连续两年每月享受2000元的津贴。妻子刁玉兰在莱钢设备检修中心,也刚刚获得“莱钢女杰”称号,是液压机械方面的专家。

  1994年张永青毕业于山东省工业学校,1995年刁玉兰毕业于重庆钢铁高等专科学校,两人都分到了莱钢炼钢厂,因钢结缘,1997年两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2000年儿子张一鹤出生。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波澜不惊。

  平静在2014年1月6日被打破,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一纸招聘公告引起了张永青的注意。“山钢的生命工程、希望工程,大高炉、大转炉,沿海靠港,一切仿佛那么有吸引力。”他毅然决然地报了名。

  “说不犹豫是假的,放弃多年打拼已经获得的一切,去一个陌生的环境,从‘零’开始。”刁玉兰真有些舍不得。“那时候,房子不大,但很温馨,上班走着20分钟就到了。我们两个人老家都在莱芜,驱车几十分钟就能与双亲团聚。但这么多年,我一直支持他做的每一个决定。”

  2014年2月17日,张永青来到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成为炼钢项目部一名职工。

  “刚来到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有很多的不适应,生活上的不适应还是其次,关键是工作上的不适应。”项目审查论证工作千头万绪、内延外联,自从来到日照公司,张永青深感自己的技术水平、思维方式、工作视野还不能满足日照公司建设的要求。

  “以前接触的都是小转炉,来到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接触到的都是最先进的流程、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建设模式和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张永青深深地感受到了知识的不足。

  “人过40不学艺”,张永青却在不惑之年再出发。他把每一次专业研讨、技术交流、外出考察都当作学习的机会,认真研究学习钢铁行业先进冶炼技术、技术亮点、建设模式、运营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很快适应了钢铁精品基地建设需要。

  随着知识的积累,张永青有了信心和底气。他组织和参与了炼钢主车间及210吨LF精炼炉初设审查、210吨RH精炼炉初步设计审查、炼钢主车间施工图方案审查,反复完善整理各类技术资料,一丝不苟,方案优化效果显着,较好地改善了工程设计,提高了工程竞争力,得到了一致好评,并成为项目部技术组组长。

  张永青全身心投入到炼钢工程建设之中。多次去宝钢、南钢、马钢、鞍钢等先进钢企进行考察,诚恳地提出取舍意见,积极将先进适用的好技术、好设备、好工艺,移植到日照精品基地中来。为摸清真实数据,经常利用节假日主动到莱钢、济钢现场考察。他积极优化炼钢工程方案,与炼钢项目部同事一道深入开展技术方案优化,参与对精炼跨行车的布置优化,仅此一项节约投资5000万元。和同事一起对原辅料上料系统进行优化,节约投资约500万元。

  “最初一年,孤身一人奋斗,工作辛苦之余,更多的是亲情牵挂。”张永青说。每天晚上电话向刁玉兰“汇报”工作成了两个人的必修课。耳濡目染,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美好前景,对刁玉兰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2016年6月,日照公司又一次招聘管理技术人员。刁玉兰毅然报了名,成为日照公司装备材料部仓储管理团队中的一员。与张永青一样,刚来到日照,刁玉兰也有诸多工作上的不适应,从原来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目前发票结算员,一切也是从头开始。刁玉兰向同事学习,向专家学习,利用回莱钢的机会找到熟人学习结算知识,工作很快得心应手。在进口设备结算攻关过程中,她担任攻关小组组长,通过两个月的努力,打通了成套设备通过合同变更方式进行结算的通道,使得成套设备可以分批入出库,分批结算,解决了资金积压问题。

  而孩子张一鹤早妈妈一年,在中考结束后就来到了日照一中就读。一家人在日照团聚,开始了“二次创业”。

  甜也在一起,苦也在一起,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时光飞逝,从当初张永青的选择至今,3年过去了,张永青又一次获得了日照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并且获得了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时刻等待召唤——刘宝刚的新希望

  2017年2月12日13点30分,济钢商厦楼下,近150名济钢员工整装待发,即将踏上去莱钢培训中心的征途,他们将要进行10天封闭训练,培训结束后,他们要随时等待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召唤,济钢集团钢城矿业有限公司刘宝刚就是其中一员。

  4月14日,花儿吐艳、柳枝婀娜,钢城矿业有限公司,处处芳菲浸染。说到刘宝刚,采矿车间主任王绪亚掰着指头对这名技术骨干说出了一串荣誉:4次获得“矿业公司技术能手”,济钢集团先进工作者,济钢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济南好人……

  “我来了。”一个响亮而清脆的声音传来,“他就是刘宝刚。”循着王主任手指的方向,一个身材健硕的中年男子穿花而来。

  “我现在是一名准日照人了。”刘宝刚欣喜地说。2016年8月份,刘宝刚确切得知日照公司准备在济钢内部招聘操作人员的消息。当时,同事都在考虑家庭情况、收入情况是否值得背井离乡到日照工作,他也一直在取舍中犹豫。

  这一次的犹豫,如同20年前第一次下井后带给刘宝刚的犹豫和彷徨。1997年毕业于山东省高级技工学校井下电钳专业的刘宝刚被分配到钢城矿业成为一名矿工,20岁的刘宝刚在井口经过人数清点和登记,第一次乘坐罐笼,下到地面以下360米的矿井中,好奇,紧张,更多的是害怕,扶着铁栏杆的手上满是汗水,因为害怕,他想逃离。但是内心有一个声音传来,“再尝试着干干看,说不定会喜欢上这项工作。”

  刘宝刚还记得,2004年12月,矿业公司新成立的三期洗矿厂由于洗矿工艺不完善,进口澳矿粒级不稳定,急需安装一台自同步等厚振动筛。安装筛下漏斗,没有图纸可以参考,只能自己设计制作,刘宝刚对设备进行反复的观察和分析,终于将漏斗安装到位,彻底解决了选矿中的瓶颈问题。2015年1月,钢城矿业井下矿坑涌水量较大,矿坑离地表垂直距离400米,水泵功率较大,排水时间较长,排水电耗非常大。刘宝刚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对井下两级泵房每台泵认真测试效率,制定出井下排水泵“2+X排水系统节电操作法”,此操作法被济钢集团命名为“刘宝刚排水操作法”。

  “在巷道里摸爬滚打,虽有来自心底的恐惧,但还是留在了井下,因为把根扎在了矿井里,每一项工作都会带给我成就感。”刘宝刚的QQ空间里有他维护的每一台设备的照片,他说,离开这些设备像是和心爱的孩子分别一样难受。

  这么多年,刘宝刚不但没有离开矿井,还通过自学取得了本科学历,从普通职工成长为排水班班长,并先后取得了钳工技师资格、电气焊操作证、起重工操作证,负责排水、供风、通风、提升设备的检修、日常点检维护和技术改造等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

  在是否报名去日照公司上的犹豫,又不同于20年前,他的心早就扎在了济钢、山钢这个大家庭,这里是培养自己和展示自己的舞台,他感觉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是山钢的生命工程、希望工程,需要更多有工作经验的山钢人去建设,有很多新岗位、新机遇,于是他第一个报名,选择把根“移植”到日照。

  当刘宝刚把要去日照的消息告诉家人时,家人最初都是反对的。姐姐刘爱华第一个反对,她说,济南毕竟是省会城市,你没有工作了,但你有手艺,还可以再找一份工作。妻子杜卫华,是个走南闯北的女人,干过话务员、卖过保险,自己做过生意,生活的阅历让她可以游刃有余地适应各种环境。杜卫华劝他,孩子马上小学毕业了,你留在济南,全家朝夕在一起多好。刘宝刚的老父亲2005年就去世了,老母亲在德州老家,老人只是不舍地说,你觉得日照好就去,就是去了离家更远了,到了外地,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刘宝刚给家人一一做工作。他说,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就要勇敢前行,以后日照分公司有了团购房,生活上不会困难,等我安定了,把全家都搬过去。2016年11月21日,刘宝刚和济钢解除劳动合同,和日照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刘宝刚自从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开始为新的工作岗位做功课,查阅了很多资料,他说,虽然自己是老工人,但是发电设备接触较少,需要重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要离开工作了20年的工作岗位,也是恋恋不舍,在等待去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这段时间里,刘宝刚说,他会在现在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人才招聘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版权说明
版权所有:山东省工业环保促进会 Copyright(c)2015 TOPLI Wallcoverrings..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成城大厦A座12层
联系电话:0531-88938161 邮箱:hyb@sdpaiep.org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