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日前,我省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山东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称《规划》),旨在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加快偿还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欠账。其中,《规划》按照森林生态、湿地与河湖生态、城市生态等8大生态系统,细划了林木绿化率、水土流失治理率等28个主要指标。
针对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目前现状、划分五个区域的依据、保护与建设重点如何布局、与《山东省主体功能规划》如何对接等问题,作为规划编制的参与者,省林业监测规划院规划财务处主任研究员王风臻进行了相关解读。
生态保护压力大
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我省先后推动实施了“海上山东”“绿色山东”“生态山东”“生态省”等重大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省生态资源禀赋较差,与生态建设密切相关的森林、水资源等十分匮乏,生产力布局与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
“生态问题仍然是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生态产品仍然是我省短缺的重要产品,生态差距仍然是我省与先进省份、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差距。”王风臻认为,当前,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面临的总体形势是工程治理区呈现生态改善的良好势头,但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逆转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全省生态整体恶化态势趋缓,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
据介绍,我省人均森林蓄积0.92立方米,造林成本高、难度大、经济效益低,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发展困难较大。近岸海域的环境压力依然突出,海洋保护区管理体系尚不健全。水土流失面积依然较大,对地下水污染长期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难恢复性的认识仍不到位。全省12个市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年均地下水超采量为6.38亿立方米。
生态布局两屏障
根据我省自然地理特征,自然条件的相似性、生态环境状况及建设远景的相似性,全面考虑不同区域对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参考农业、林业、水利、城市以及水功能、海洋功能等区划,将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划分五个区域。各个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按照《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服务于主体功能区建设。
王风臻表示,根据全省的地势分布,还有地理区划特点,再结合经济发展状况,更多是参考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把东部沿海和鲁中南山区作为生态屏障。
我省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以潍坊为界,往东的东部沿海地带,地理位置特殊,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东部沿海生态屏障是抵御台风、风暴潮、海风海雾的第一道防线,生态区位独特而重要。
鲁中南山区生态屏障地势陡峭,地形复杂,海拔高,是我省主要河流的发源地,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源保护区,也是我省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但这里的水土流失最严重,所以我们通过建设生态屏障来保障饮用水安全、生态安全。”王风臻说。
森林陆地为主体
王风臻说:“《规划》主要以森林陆地生态系统为主体。在保护好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低山丘陵、海岸基干林带、纵深防护林和示范林建设,继续加强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多效益的防护林基本骨架,完善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
鲁中南山地丘陵保护与建设措施以保护具有典型暖温带特征的落叶阔叶林,加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为重点。而东部沿海生态屏障是我国特有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保护与建设措施以保护现有森林植被,加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为重点。
“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新增造林面积86万公顷,总投资155亿元,其中实施长江、沿海等重点防护林工程16.7万公顷。初步测算,全省同期减少有林地面积26.7万公顷,增减相抵,实际净增有林地面积近60万公顷。
多规融合护生态
王风臻表示,《规划》是在国家规划和省功能规划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专题规划,与“十三五”规划做了充分结合,总的生态安全格局是一样的,保持了融合和顺延。
“下一步,我省将树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王风臻介绍说。
《规划》还提出,持续推进环境治理,实施好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从源头上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持续推进生态保护,组织编制《山东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推进沿河、沿湖岸线生态林带建设和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资金投向优化,拓宽生态保护与建设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引入PPP开发模式、发行债券等方式,鼓励吸引市场和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区建设。借助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政策,统筹考虑生态保护建设与农村产业发展,大力支持休闲观光、创意农业等符合条件的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生态产业发展。优化省预算内资金投向,设立生态保护与建设专项,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沿河沿湖沿海生态建设项目。